7月21日,行走在新疆哈密市现代农业园区的甜瓜大棚种植区,随处可见的哈密瓜都已进入采摘期。一颗颗哈密瓜露出“金脑袋”,为哈密市的种质保存与研究作准备。
哈密是哈密瓜的故乡,瓜以地得名、地以瓜闻名。哈密瓜栽培与贡瓜文化系统是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也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有力见证。如今哈密市多措并举,积极推进哈密瓜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全行业共建共享的哈密瓜超级IP,开启哈密瓜全产业链平台体系赋能产业升级的新篇章,助力构建新时代哈密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科技手段选育优良品种
哈密瓜在哈密已有两千多年的栽培历史,其色如晶玉、风味独特、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依托独特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光热资源,在当地瓜农的精心培育,丰富的哈密瓜文化得以造就。
从1993年第一届哈密瓜节展出25种哈密瓜开始,哈密市通过不断研究和改良,已实现哈密瓜种植和培育技术的飞跃。今年哈密瓜节上,老品种加格达、黑眉毛、新品种金太阳、红丽人、青花蜜等260多种哈密瓜品种集体“亮相”,掀起了赏瓜、赛瓜、品瓜的甜蜜热潮。哈密瓜节既让游客大饱口福的同时,又向大家展示了哈密瓜的庞大“家族”谱系,这正是哈密市运用科技手段不断选育新品种的喜人结果。
为增强种质资源保存能力,扩大资源容量,加强对入库种质的鉴定测试管理,哈密市加强与国家作物种质库、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等种质资源机构合作,实现科技资源互联互通,种质资源共用共享;同时,升级育种科技手段,哈密市联合新疆农业科学院哈密瓜研究中心、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农科院花卉蔬菜研究所等优势科研单位,加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技术、基因编辑技术等在新种质创制方面的应用,为哈密瓜新种质创制和新品种选育提供高效技术支持,提高育种效率。
今年,国家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期库在哈密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试验地开展普查资源的繁殖更新与数据采集工作,种植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汇交的西瓜甜瓜1200余份。其中,甜瓜950份,西瓜320份。
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国家西瓜甜瓜种质资源中期库编目入库负责人尚建立认为,种子的保存具有战略意义,中期库在其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不仅向长期库和备份库提供种质资源,而且面向社会,经过申请可以使用库里的种质资源。
近年来,哈密市还加强哈密瓜品种改良和选育,对优质新品种进行示范和推广。通过重点选育具有区域特色的哈密瓜品种,培育优质多抗的新品种,培育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适合全国推广种植的哈密瓜品种,选育适宜机械化作业和轻简化管理的品种,哈密市加强哈密瓜新品种在全国的试验试种、数据采集、示范推广。
文化赋能打造品牌盛会
哈密市召开第十七届哈密瓜节暨第一届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前夜,哈密市举行了看非遗表演、尝特色美食、夜游贡瓜园、吃瓜打卡、画瓜雕瓜、品瓜赛瓜等活动。据悉,哈密瓜节自1993年8月首次举办至今已满30年,历17届,盛名远播。
在本届哈密瓜节,当地精心策划“搭平台 铸品牌”“兴文旅 促消费”“展形象 聚人心”等系列节庆活动,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开展了60多项特色文旅消费活动:既有“甜在哈密”的瓜王争霸赛,“吃在哈密”的“王府味道”美食记、“畅享甜蜜”的美食文化展;还有“玩在哈密”的“千年一遇”大唐伊州穿越记、东天山清凉露营季、“千人千骑”环城汽摩巡游,“礼在哈密”的河南省“豫见哈密”特色非遗展、“畅游伊州”文旅大集;也有“乐在哈密”的“王府夜宴”麦西来普、电音美食节、“炫彩伊州”夜游、沉浸式情景演艺--贡瓜传奇、阿勒屯“阿拉木汗”真人秀等特色活动,是历届活动规模最大、内容最多、形式最丰富、群众参与最广的一次盛会。
哈密瓜节火了的同时也带动了当地村民致富。哈密市伊州区花园乡卡日塔里村村民玛利亚木古丽·阿皮孜就是其中一位,她开设的农家乐就在贡瓜园美食一条街上。这几年,每到哈密瓜节,她家就有上万元的收入。今年,为了满足游客的就餐体验,她早早把农家乐装饰一番,并准备好各类美食喜迎八方游客。
此外,在哈密贡瓜园文创产品展示馆内,集中展示哈密市本土和河南省的400百余件文化产品。这些文化产品不仅集中展示了哈密深厚的文化底蕴,也让文创产品展示馆成为瓜节期间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窗口。新疆三用文化创意科技有限公司总设计师王仑说:“本地的文创产品、书画作品,让更多的外地游客了解哈密,把哈密瓜的文化做得更深远。”
《“十四五”全国农产品产地市场体系发展规划》指出,引导农产品产地市场实施品牌战略,并且鼓励打造乡村文化传承载体,深入挖掘农产品产地市场文化传承功能。这对于发展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有机农产品等特色品牌,并推动品牌与区域、文化等资源融合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哈密瓜节的举办紧贴民心,紧贴民意,紧密地和群众生活联系在一起,不仅集中展示了哈密深厚的文化底蕴、淳朴的民俗风情,也得以实现以瓜为媒、以会聚智,深度构建打造哈密瓜特色西部全产业链品牌体系,让哈密瓜成为文化传播交流的重要窗口,真正让哈密文化“活”起来,让文化“潮”起来。
体系支撑描绘宏伟蓝图
早年,哈密市的哈密瓜种植面积仅有7.26万亩,全市哈密瓜总产量13.72万吨,面积和产量分别占新疆的8%和6%,仅占全国的1%,远远无法满足国内外需求的。为了让更多的消费者能够吃到新疆哈密瓜,专业团队将新疆哈密瓜引种到了内地。
为了新疆哈密瓜产业的良好发展,各产地需要共同维护哈密瓜的质量与口碑,将新疆哈密瓜由区域品牌向全国性质的高质量品牌IP进行推进。为此,亟须探索走出一条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路子。
当地政府以瓜为媒,遍邀宾朋,依托本届哈密瓜节举办哈密瓜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以“聚势赋能,共享共赢”为主题,邀请行业核心单位及全国哈密瓜主产区和主销区从业者代表300人参会,围绕哈密瓜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建设,开展资源聚合和论证,凝聚行业共识,为平台体系建设共商共建共赢奠定基础。
大会期间,参会专家立足于全行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之需,围绕哈密瓜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利用研究、标准认证赋能、品牌流量支撑及冷链物流、金融结算配套等话题开展讨论,以产业发展难题为突破点,以哈密瓜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及五大中心为着力点,共同畅想和描绘哈密瓜产业发展的宏伟蓝图,进一步凝聚行业共识,为加速哈密鲜果产业链发展聚势赋能。
哈密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将以哈密的哈密瓜文化原乡优势为起点,着眼于服务全国哈密瓜产业,激活各产区协作动力系统,相互赋能、相互成就。在平台整体运作设置上,前期将由政府提供基础建设,后续运营全部采用市场化方式,联合全国业界力量,共建共享,充分放大“哈密瓜IP”这一无形资产价值,从新消费形态和市场趋势中识变应变,促进哈密瓜全行业一二三产在哈密市落地融合。
哈密市特色鲜果产业链平台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国栋告诉记者:“平台体系将把全国全行业产区的从业者统筹起来,共同制定团体的行业标准,进行全国的布点研发,确保新品种能快速地到达市场的各个环节,进而提升哈密瓜全行业的产业价值。”
开放的盛会,百姓的节日。哈密市以提质增效为目标,坚持区域布局更加合理、产业特色更加明显、产品质量更加优良的原则,走园区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模式,不断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坚持以科技创新和对外开放为支撑,以培育哈密瓜深加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延伸产业链、拓展产业发展领域,拉高产业聚集度,稳步扩大种植面积,改造提升加工业,全力打造精品名牌,巩固哈密瓜产业的国内国际市场,不断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哈密市委书记孙涛说:“我们致力实现从‘哈密瓜因哈密而得名’向‘哈密瓜产业因哈密而辉煌’的战略转变,着力走出一条依托‘特产’为农业现代化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一域之力的新路子。”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李道忠 实习生 李洋
关键词:
Y两优2号水稻种怎么样?Y两优2号的栽培要点是什么? |
谷子是什么?谷子的形态特征是什么? |
小麦和水稻的区别有哪些?怎么种植水稻? |
水稻的起源是什么?我国最早的水稻是在哪里种植的? |
袁隆平杂交水稻最高亩产多少?最新杂交水稻亩产量有多高? |
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方法有哪些?降解农药最好的途径是什么? |
稻田地下害虫防治的方法有哪些?怎么进行水稻田地下害虫的防治? |
水稻苗床如何测试土壤的PH值?水稻土壤测试方法有哪些? |
水稻除草剂有哪些品种?用什么水稻除草剂药最好? |
磷肥跟复合肥有什么区别?磷肥和复合肥能一起使用吗? |
好消息!郑渝高铁万州至巫山段有望在本月内开通运行 |
重磅!2022年福建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名单正式公布 |
今年高考福建省有21.8万名考生报考 共设221个考点 |
粽盒、粽绳、粽叶和粽馅如何分类?如何做到垃圾准确投放? |
计划到2025年广州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运行率不低于90% |
全国农服进万家系列活动在山东阳信举办 |
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大区赛开幕式暨东北赛区揭幕战将在天津蓟州开赛 |
2023年上半年全国产地水产品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为99.2% |
农业农村部 应急管理部印发紧急通知多渠道调集水泵等排灌机械设备支援受灾地区开展救灾抢排田间积水 |
茶陵舲舫乡全面落实“田长制” 全力守好“责任田” |
芜湖市早稻收割已完成九成以上 |
畅谈农业合作 第三期中哈媒体沙龙在新疆霍尔果斯举办 |
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加强台风“杜苏芮”过境后重大病虫害监测预警工作的通知 |
7月31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比上周五上升0.33个点。 |
全国农技中心印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安全用药指导意见 |
全国农技中心印发植保无人机施药防治水稻“两迁”害虫技术指导意见 |
推动“妫水农耕”品牌叫响京城 |
海南自贸港咖啡文化节在万宁开幕 |
鱼菜“共生” 一水“双收” |
粤“百千万工程” 致力打造饭碗新航标 |
种植基地网 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京ICP备2022022245号-33
联系我们: 435 226 40@qq.com